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 其他新闻 > “人-物-环境”同防 之院内环境消杀

“人-物-环境”同防 之院内环境消杀

2022-04-23

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就是战场,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做好医疗机构清洁消毒及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全面规范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行为。

国家修订《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防控策略,即内外同防、医患同防、人物同防、“三防”(即规范工作人员行为、强化行为管控的“人防”;提升感控技能、优化诊疗流程的“技防”;科学使用消毒灭菌剂、相关设施设备的“器防”)融合。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可参考执行。


首先医院做好“入口关”,对进入医院的人员要检测体温,口罩佩戴情况,加强感控监测工作。“医、患同防”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患者及其陪同人员均应根据新冠传播途径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发生医院感染。“人、物同防” 加强人员防护和提升感染风险预警意识,加强医疗机构的环境、物品、外来物资等的风险防控;加强外来人员和物品的管控。

其次,做好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是最大限度降低感染发生的前提,做好感控工作,是基本医疗工作稳定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对于医护人员及患者最大的安全保障。

其中环境消毒中,对于院内环境清洁,重复循环使用的清洁工具的有效清洁和消毒,至关重要,必须按照复用消毒规范流程进行。

1、复用消毒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隐患


(1)抹布紧挨悬挂在一起;

(2)拖把放置于水桶中;

(3)抹布、拖把通过悬挂的方式,自然晾干。晾干的地巾抹布,会滋生大量的细菌,将会成为交叉感染的传播媒介。

3月3日SIFIC感染视界线上会议《医疗机构小卫生循环助力新冠疫情防控》,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高教授强调:细菌在有水的情况下会大量滋生,一般来说可能每二十到三十分钟就会翻一个倍。消毒后的烘干必不可少。因此,消毒之后的干燥,是其关键的一步。

高晓东教授简介: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感染性管理科的副主任、副研究员,上海论坛的创始人。同时担任国家卫健委医院感染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第四届的秘书长。


其中WS/T508《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也对于织物烘干有明确的规定。


2、消毒流程中的疏忽问题


常见的人工消毒过程中,还可能出现:

(1)消毒液浸泡时间的控制不能确保;

(2)消毒液未及时更换;(使用次数过多导致消毒失效)

(3)消毒液配比不到位;

(4)清洗有残留;

(5)手工流程复杂等。


以上,都会造成人工复用消毒的失效,为细菌和病毒的传播埋下隐患。此外,现泡现用的含氯消毒液,产生大量消毒剂弥散,对于使用者身体有所伤害,同时造成污染环境。

3、有效复用的重要性


有效复用,是指医院反复使用的设备或洁净用品进行有效清洁并再次使用的过程医院使用的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包括地巾、便器便盆、医疗器械设备、引流瓶等,我们以地巾为例,作为院内常用的清洁工具,若复用消毒的有效性无法保证,没有合理进行规范消毒,必定会造成院内的交叉污染。


消毒规范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标准执行,

目前常见的消毒方式是人为化学消毒,也有部分感控意识比较强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已经采用了设备机械消毒方式。避免了人为消毒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操作,譬如消毒液配备不到位,很难干燥的问题,也避免了倾倒刷洗工作中出现的飞溅可能。减少污物间的环境污染可能,减少交叉感染及职业暴露等风险。


机械热力消毒,有效清除残留在表面的病原微生物,有效避免了细菌滋生的问题。切实保证有效复用。

4、保证复用消毒的有效性的因素


保证复用消毒有效进行,还包括:

1、污物间场所整洁干燥,良好的通风。

2、数量,清洁工具的数量的保证(按照医院内的合理配比,进行配置),所做的目的在于阻止的病原微生物的垂直传播。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十分严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方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

各项举措的有效实行,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疫情防控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 把消毒的各项规范标准,严格落实到每一个环节,确保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有效开展,相信我们一定会很快的战胜“疫情”。